梁平区义门陈文化传播中心清明祭祖 赓续家族根脉
4月1日,清明之际,重庆市梁平义门陈文化传播中心成员怀着崇敬之情,前往聚奎镇观音寨,为陈氏入川老祖陈志章及其妻子周氏举行庄重的祭拜仪式,表达对先祖的追思与感恩。
4月1日,清明之际,重庆市梁平义门陈文化传播中心成员怀着崇敬之情,前往聚奎镇观音寨,为陈氏入川老祖陈志章及其妻子周氏举行庄重的祭拜仪式,表达对先祖的追思与感恩。
清明节前夕,一场跨越历史的精神传承在川滇两地展开。3月31日,9位97岁以上的川籍中国远征军老兵代表在亲属、志愿者的陪同下,于成都市人民公园“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前举行庄严祭奠。同时,举行中国远征军老兵滇西祭战友活动出发仪式,以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80周
近年来,硚口区坚持“名校引领、双校共赢、片区升级”的建设理念,按照“五个一体化”建设思路,以“名校双学区”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2年,硚口区将行知小学纳入到井冈山小学学区,实施“五个一体化”管理,从内部管理、教师发展、教学研究、考核评价、文化建设五个
为拓宽学生文化视野,加深他们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认知,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3月26日,秦皇岛市博物馆宣讲活动走进都寨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活动,为校园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盛宴,让历史文化在校园中焕发生机。
2025年3月,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楹火薪传”实践队前往江西省九江市白鹿洞书院,开展了一场以“聆听白鹿回音,赓续楹联文脉”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旨在响应“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基本方针,推动书院楹联文化的保护与创新。
为进一步巩固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践行“四型机关建设”要求,营造崇尚英雄、缅怀先烈、关爱烈属的浓厚氛围,3月31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前往沙河市烈士陵园、南掌烈士陵园、范子侠将军墓和范子侠将军纪念馆开展“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祭扫活动。
为传承红色基因,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2025 年 3 月 21 日,黔西市金碧中学邀请贵阳市南明区退役老兵红色 宣讲团走进校园,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宣讲活动。本 次活动由中共黔西市金碧中学支部委员会组织,活动吸引了 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在校园内掀起了一股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雄、缅怀英雄、学习英雄的浓厚氛围,激励全社会以更加昂扬的奋斗精神投身最美冬奥城建设中。
非遗市集的吆喝声、丝绸展厅的织机声、社区里白发老人执笔挥墨的身影、文化中心孩童抚琴吟唱……这座以“鲁商故里”闻名的老城,正以创新文化服务、深挖非遗资源和推进文旅融合的鲜活实践,书写着新时代的“文化两创”答卷。
以公益之力点亮教育希望,用爱心行动托举未来梦想。3月30日,古井贡酒与安徽省妇联共同发起的“徽姑娘”助学行动计划启动仪式在亳州隆重举行。活动现场,安徽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董志慧,亳州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刘婉贞,古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李培辉,安徽省妇女儿童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壮烈殉国85周年,大力弘扬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3月31日,由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教育厅、共青团吉林省委、中共吉林市委宣传部、中共磐石市委联合主办,
梨花风起正清明,英雄山下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大型直播活动正式启动。2025年4月4日8:20,齐鲁晚报·齐鲁壹点App将通过80分钟直播,带您走进济南革命烈士陵园,以最朴素的方式致敬不朽的英魂。
中华文化是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同胞共同的精神基因。无论是台湾地区传承的闽南文化、客家文化,还是港澳地区与内地一脉相承的岭南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的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根基,亦是增进理解、深化合作的天然桥梁。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其生命力就在
中华文化是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同胞共同的精神基因。无论是台湾地区传承的闽南文化、客家文化,还是港澳地区与内地一脉相承的岭南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的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根基,亦是增进理解、深化合作的天然桥梁。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其生命力就在
“布达拉宫,是旅程的终点,也是起点。”3月30日,大型人文纪录片《布达拉宫》第二季在咪咕视频圆满收官。这部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民族宗教专家全程参与,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天成嘉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纪录片,自开播以来凭借沉浸式的历史叙事,以及宏大
3月27日,临汾市同盛实验中学高中部的师生们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旅程。他们迈出校园,徒步前往临汾烈士陵园,开展庄重肃穆的祭扫活动;之后又走进尧庙与华门,沉浸于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之中。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出行,更是一场传承红色血脉、厚植文化根基的精神洗礼。
巧手缝香传古韵,一缕清香寄哀思。以绸缎为衣、香草为魂,同学们巧手缝制出形态各异的香囊,将慎终追远的情思与传统技艺的魅力巧妙融合。一些同学将香囊赠予师长,象征“桃李满天下,艾草寄安康”;而其他学子则将作品悬挂在寝室,以“清香盈袖,学海无惧风浪”自勉。这些精致的香
青山埋忠骨,鲜花寄哀思。为更好传承和弘扬英烈精神,倡导即日起至4月30日在全市开展“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现发出如下倡议。
1950年3月,第18军踏上进军西藏的征途。官兵们发扬红军光荣传统,吃大苦、耐大劳,一面进军,一面修路,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屋脊,并在巩固边防、建设边疆过程中,开创了西藏历史上200多个“第一”。新时代的官兵大力发扬“老西藏精神”,将继续创造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新
清明将至,近日,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面向烈士亲属、退役军人、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及社会各界人士,发出“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主题倡议书,积极倡导网上祭扫活动等,营造尊崇英烈、缅怀先烈的浓厚氛围。